行业交流
出租车“电子发票”挖掘城市未来需求
- 分类:经营有道
- 作者:雨萌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发布时间:2019-08-06 16:0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7月31日,微信支付在腾讯滨海大厦举行了“88媒体开放日”,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副总裁耿志军在会上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微信支付的日均总交易量已超过10亿次,连接5000万个体商户与商家,在已经基本做到国民全覆盖的情况下,微信支付不再只为追求“KPI”,而正努力“做出有温度的产品”。
出租车“电子发票”挖掘城市未来需求
【概要描述】7月31日,微信支付在腾讯滨海大厦举行了“88媒体开放日”,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副总裁耿志军在会上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微信支付的日均总交易量已超过10亿次,连接5000万个体商户与商家,在已经基本做到国民全覆盖的情况下,微信支付不再只为追求“KPI”,而正努力“做出有温度的产品”。
- 分类:经营有道
- 作者:雨萌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发布时间:2019-08-06 16:03
- 访问量:
出租车“电子发票”智能终端二维码,用户扫描即可预约电子发票。
微信支付助力深圳电子发票在餐饮行业的落地。
深圳所有电动出租车内贴出的可开电子发票的温馨提示。
引言
7月31日,微信支付在腾讯滨海大厦举行了“88媒体开放日”,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副总裁耿志军在会上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微信支付的日均总交易量已超过10亿次,连接5000万个体商户与商家,在已经基本做到国民全覆盖的情况下,微信支付不再只为追求“KPI”,而正努力“做出有温度的产品”。
数据夸张么?毫不夸张。
在深圳,大交通领域使用微信支付还有一组新鲜数据为其做了有力支撑:深圳每分钟有超过10万人使用微信支付、每天仅早高峰就有超过500万人刷码过闸、每个月深圳车主1.3亿人次用微信缴费;过去一年里,在整个大交通板块微信支付的交易增长已经超过100%。
那么,什么是“有温度的产品”?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让用户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两个字:“便捷”。当生活越来越便捷、体验越来越好的时候,不正意味着人心是暖的和愉悦的么。
当前,随着人们消费需求提升、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愈加迫切,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从普及支付工具到与传统商业结合并推进传统行业深度数字化转型方面,确实为民生服务、产业升级、乃至整个社会变革带来了创新和智慧的改变。
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互联网的新技术还在帮助公共服务提供者发现即时需求和挖掘未来需求,这对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都至关重要。正如日前深圳率先推出的全国首个出租车智慧出行平台“出租车助手”小程序,这一案例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科技创新带来的社会正效应。
5月30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腾讯公司共同合作打造的出租车智慧出行平台首期应用——“出租车助手”小程序正式上线。小程序可为乘客提供区块链电子发票、服务评价、失物招领等服务,这是全国范围内首个出租车行业电子发票应用平台,也是首个“区块链发票”生态体系应用研究成果。
笔者通过体验发现,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可以扫描出租车智能终端二维码,在“出租车助手”小程序界面预先提交发票请求,在到达目的地后,乘客便能很快在微信中收到电子发票;如果没有提前扫描预约发票,只要使用微信支付车费,“出租车助手”小程序也会自动生成并弹出,显示自动保存的乘车订单记录,乘客离车后也可随时随地开发票了。
截至目前,“出租车助手”小程序已覆盖深圳全部2.2万辆出租车、4.1万名出租车司机,累计为90万人次提供服务,日均电子发票开票量已超过6000张,共开出了超过30万张电子发票。
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调研员胡春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数字目前来看并不多,但随着电子发票的日益推广,以及乘客开票习惯和理念的逐步改变,深圳日均电子发票开票量数据会大幅增长。
电子发票能解决的行业痛点
提高效率、构建生态服务闭环
目前深圳出租车的电子化支付比例已经达到八成以上,其中微信支付是市民选择最多的电子支付手段之一。“出租车助手”小程序,就是以微信支付流量入口建立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服务链接,通过微信和主管部门的数据互联,乘客信息、订单信息、司机信息实现了共融互通。
这些信息共融互通后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好处,解决了哪些行业痛点呢?
首先是提高效率。微信电子发票持续地能力进化,不仅让围绕发票业务的优质体验不断升级,更催生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微信电子发票整合开票接入、抬头管理、发票保存、无纸化报销和自助打印在内的五大能力,并全部实现对外开放接口,成功打造微信“接入-开票-保管-报销”的全流程闭环,构建一个连接了“税务机构+商户+第三方合作伙伴+发票+用户+企业”的电子发票生态闭环。
从用户使用角度,电子发票可以享受从开票到报销的全流程便捷服务。“出租车助手”小程序上线后,作为第一批“尝鲜”的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切实感受到了小程序开票带来的便利。在行驶过程中,乘客就可以扫描出租车智能终端二维码,预先提交发票请求;到达目的地后,乘客能很快在微信中收到电子发票;遇上赶时间的乘客,陈师傅还会建议他们将电子发票保存进微信卡包,方便保存和报销。
从经营者角度,深圳市税务局副局长李伟介绍,采用区块链电子发票,经营者可以在区块链上实现发票申领、开具、查验、入账;消费者可以实现链上储存、流转、报销;而对于税务监管方、管理方的税务局而言,则可以达到全流程监管的科技创新,实现无纸化智能税务管理。此外,区块链电子发票技术还能完善监管流程,以有效规避假发票,解决发票流转过程中一票多报、虚报虚抵、真假难验等难题。
可节约3000万纸质成本、还可失物认领
“打印发票要花些时间,常常会被后车催促,遇上赶时间的乘客还会被嘀咕几句。”陈师傅说道。对此,胡春雷指出,当一个乘客坐出租车需要报销的时候,除去支付时间,他下车至少需要等待20秒的打印发票时间,这对路面交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而如果将打印纸质发票改为开具电子发票,则可以为每位乘客节省20秒的等待时间,也意味着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实现深圳20000台出租车的“不停”运转。
此外,别小看一张纸质发票凭证。据不完全统计,出租车行业的纸质票据需要3000万元左右的成本,如果电子发票完全普及,这意味着为社会节省了3000万的纸张成本,是一种绿色环保,对地球进行无形保护的行为。
胡春雷说,深圳出租车行业自从与微信支付深入合作后,使得深圳交通管理部门的数据与微信用户的数据进行了深度关联,不仅能快速开具电子发票、查询行车记录、还可以帮助市民失物招领等。
据统计,深圳从2018年到现在,出租车全行业共有7590宗失物招领成功的记录,其中大量未找到的失物招领记录数不胜数,更难统计。从前,乘客搭乘出租车,如果不刻意记忆或者拍照,很难记住出租车的相关信息,例如车牌、师傅姓名等;而现在,只需用微信支付结款,后台便会自动推送“出租车助手”小程序,不管是行车记录、还是电子发票,后台全部登记在案,事后如需寻找失物,点开小程序,信息一目了然,还为执法部门调取相关视频信息提供了有力凭据。
加速财务报销体系实现电子化
“有个问题是,目前只有深圳可以在出租车开电子发票,其他城市还未普及,此外,开了电子发票,因为公司报销需要贴票,导致最终还是要将电子发票打印出来才可以报销。”市民李先生向笔者反映。
针对李先生的问题,微信支付政府合作中心负责人辛建华指出,当出租车电子发票在整个票务系统里占到8成以上,就会推动整个后端财务报销系统实现全面电子化。
“开票是一个生态环路,报销是一个生态环路,报销环路相当于是开票的场景诉求,开票是为了报销,但核心是开票到一定量之后报销才能做。”辛建华说,“举个例子,在财务报销系统,十张票里只有一张电子发票,九张纸质发票,那么传统报销形式将不会快速改变;但如果十张票里有九张票都是电子发票的时候,报销端同步实现电子化就会很快落地。它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步步实现,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将出租车电子发票的数量开出来。”
去年8月10日,消费者李小姐在深圳国贸大厦49楼旋转餐厅开出了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宣告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落地,这是深圳税务依托腾讯提供的区块链平台和技术,首次在区块链上实现发票申领和报税的典型范例,它让深圳成为全国区块链电子发票首个试点城市。
当天会上,深圳市税务局局长张国钧就曾表示,希望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打造一个科技创新+现代化税收服务的深圳方案;区块链发票下一步将在餐饮业、停车场、汽车维修店等领域不断地推广,深圳要让纳税人在取得发票的问题上有很好的改善。
“既然取票问题已经得到改善,那么通过终端大量开具的电子发票,加速整个财务报销系统实现全面电子化也是必然趋势了。”辛建华说。
辛建华还介绍,出租车行业开具电子发票明年将陆续落地十个城市,率先上线的是广州和厦门,之后出租车行业电子发票会在一二线城市全面铺开。紧随其后的恐怕就是报销终端系统迎来的全面电子化。
电子发票引申出的智慧变革
助力出租车行业服务再升级
事实上,出租车行业开具电子发票只是微信支付作为数字助手,在助力产业创新过程中的其中一项能力。通过电子发票,我们可以看到,在洞察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微信支付正从一个支付工具逐渐往商业生态的连接者和助力者升级。微信支付所倡导的“智慧生活”,意在通过连接新技术、新设备、新能力,让高科技、数字化、AI技术应用实实在在落到生活场景,让民众实实在在感受数字中国全方位体验升级的智慧生活。
随着微信支付“8+1”核心功能的日趋成熟,其服务领域也不再局限于收付款。零钱通、支付分、亲属卡、电子发票、人脸支付、扫码点餐、无感出行、电子缴费以及“小程序码上生活”这9大功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协助用户过上更加顺心便捷的智慧生活。这些能力正在传统零售业、餐饮行业、出行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等不同行业普及运用,也让人们的生活开始从交易数字化迈向全方位体验升级的智慧生活。
胡春雷告诉笔者,深圳市交通管理局正在与微信支付进行深度合作,一起探索出租车乃至整个公共交通领域服务的更多可能性。
“深圳有4万名出租车司机,2万多台出租车,我们对司机的服务很难找乘客一个一个评价,我们每年要花大量的成本搞乘客满意度调查研究,即使如此,也都是抽样调查,样本有限。今后,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养成,希望‘出租车助手’小程序里有更多附带功能,可以对司机的管理、服务提升做更加全面、更有针对性的监测和管理,同时也能丰富我们的监管手段。”
胡春雷说,深圳市交通管理局正在研究修订新的《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其中,会专门增加了一条“鼓励互联网新技术在出租车行业的应用”。“微信不仅有便民支付的优势,还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以及微信在用户当中使用的认知度、便捷度以及高频度,这些都非常契合出租车行业对于用户出行和使用的特点。”
助力公共交通出行创新升级
在公共出行领域,公交、地铁作为公共出行的高频场景,一直是微信支付重点的发力方向。微信支付不仅创新了电子发票等行业解决方案;二维码乘车的普及也解决了普通人忘带公交卡、出差坐公交要办新卡等痛点;此外,微信支付结合现有ETC通道和微信车主服务数字化助手还打造了“ETC+无感支付”,为车主高速出行提供了更智慧便捷的体验,在企业共创和助力政府方面,微信支付正逐渐成为产业商家经营的“神助手”。
据了解,在粤港澳大湾区,微信支付已实现公交地铁、高速、停车场高覆盖率,在城轨网络、客运、路桥、港口码头等细分场景,微信也在不断深耕。
7月24日,微信支付正式推出空中离线支付产品“微信机上付”,并在春秋航空往返上海与成都的9C8887/9C8888两次航班试点上线。据悉,微信支付分在550分以上的用户,只需开通“微信机上付”功能,便可在飞行过程中享受“先享后付”的离线消费服务。作为行业创新型服务模式,“微信机上付”是民航行业中首个解决乘客机上消费痛点的解决方案,也是微信支付分在民航领域的首次应用。
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副总裁耿志军表示,随着5G、AI等技术由概念逐渐变为现实,移动支付与之结合的智慧解决方案正在深度改变人们生活。微信支付在助力社会、民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深度转型的同时,也在进一步传递新技术、新能力、新应用的温度,并落地到具体生活场景中,还能为普通的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共享智慧生活。
民生无小事,微信团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做有温度的产品,让用户的出行体验更加美好”。据悉,交通场景的想象空间巨大,微信支付将会一直保持极致开放的策略,做好解决方案,驱动并配合合作伙伴落地更多创新能力和产品,全面加速智慧交通发展。
撬动公共服务、挖掘未来需求
毋庸置疑,“出租车助手”小程序的优势也在于以满足乘客需求为核心,能够精准催生公共交通应用服务。智慧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针对复杂随机需求动态生成服务、动态匹配服务、动态衍生新服务,实现交通信息精确供给,以促成交通资源的精准投放。微信小程序技术与出租行业系统深度渗透融合,也会大大推动公共交通这一公共服务的能力。
“智慧出行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点,促成更多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以点带面,以小搏大,互联网技术解决难题常呈现出四两拨千斤的样态。要打造一个覆盖城市各类民生供给的智慧化系统,离不开顶层设计,也必须要抓住实施的‘牛鼻子’,抓准切入点。”
胡春雷告诉笔者,深圳市交通管理局将通过互联网新技术加大对深圳整个公共出行领域的贴心服务。胡春雷举例说,以前某个区域出行打车很难,今后通过海量出租车运营数据和乘客出行数据,便可以预先知晓每个区域不同的时间段的特点,从而提前对司机进行引导,并加大该区域的车辆供给。此外,还可以在机场进行试点,未来,通过对人流数据采集和进场车流的采集,就能够知道机场侯车人数、出租车数量、再通过智慧调度,可将乘客的等待时间从45分钟缩短到20分钟;而当乘客从飞机上下来,在打开微信小程序后,也能很快知晓需要等待坐出租车的时长,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出行。“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可能不会有公交车和出租车,私家车也不存在了,整个城市将变成了一个智慧化的交通服务网络”。胡春雷笑着说。
“我们应探索社会企业创新推动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进一步高效配置政府、市场、社会和公民的责权关系,构筑起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正如评论所言,微信智慧出行平台的建设经验,提供了一种多方共治的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让企业、科研机构与政府一道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电话:13455556666
Copyright © 深圳市出租汽车协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9295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深圳